学习心得
首页>>学习心得

王伟:在生物工程新赛道踔厉奋发,担当有为

发布时间 :2023-03-02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党的二十大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五年工作基础上,用“三件大事”、三个“历史性胜利”高度概括新时代十年走过的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从16个方面全面回顾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历经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破局之变,伟大变革孕育新的伟大征程,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工作和个人实际,学习心得如下:

一、立足实际,在学深悟透上下狠功夫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在于要坚持不懈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深入领会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聚焦国家战略、新旧动能转换和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真抓实干的硬劲、滴水石穿的韧劲、马上就办的快劲、精益求精的细劲主动担当,奋发有为。

二、系统谋划,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作为

生物技术是没有“天花板”的朝阳产业,资源依存度低,循环水平高,环境影响小,符合产业发展实际。生物工程学院要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顺时顺势,积极抢占生物药物及健康工程产业风口,研究选准细分行业,科学设置专业结构,着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要敢闯敢试,按照“始于创新、成于转化”的理念,加强高水平博士团队建设,培育科研“领跑者”和成果“孵化器”。要共识共赢,充分利用学校位于济南市高新区生命科学城的区位优势,发挥学院成功申报山东省高等学校生物药物与健康工程新技术研发中心资源优势,融合政企研融用各方力量,探索成立生物药物与健康工程制造产业联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畅通教育、企业、人才、技术、信息要素交流,实现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咬合传动”,共谋高质量发展未来。

三、融合为要,助力高水平团队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是党中央提出的需要长期坚持的国家重大战略,也都是事关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二十大报告将科技、教育、人才放在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进行统筹部署,集中表达,这既坚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我们要认真领会,坚持“三个融合”,注重激发团队创新力、战斗力和凝聚力,持续推进高水平团队建设。一是坚持党建与科研融合,将博士党员根据教研方向归类相应的基层党支部,开展专题组织生活,发挥党员作用。把政治引领、意识形态工作贯穿团队建设全链条,在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中把思想政治素质鉴定作为前置程序。党总支突出“三关心一引领”的高水平团队建设工作机制,做好博士的“生活关心、思想关心、事业关心”,在关心中加强政治引领和成长助力。二是坚持校企合作与实验室建设融合,组织博士团队认真学习新职教法,深入到齐鲁制药、华熙生物等校企合作优质企业,实地参观考察企业生产、研发一线,找准博士团队科研方向与企业创新研发平台对接,结合梧桐花开实验室建设和山东省高等学校生物药物与健康工程新技术研发中心申报工作,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提升校企合作层次和内涵。三是坚持创新创业与科研转化融合,积极搭建博士团队与创新创业工作有效转化平台,通过举办博士沙龙,“挑战杯”、“互联网+大赛”案例研讨、创新成果转化培育等构建了富有特色的创新融合工作体系,形成了“基础研究-创造技术-成果转化”创新链条,探索一条“源自科研-面向校企-服务社会”的孵化路径,打造“科研理论-数据集成-智库平台-服务转化”融合体。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我们要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新考验、新赛道上磨砺自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过程中勇于担当,在推进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战略要求中勇于担当,在聚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勇于担当,敢于争先。(作者系生物工程学院院长)